光明日报:石漠变花海——贵州石漠化片区的水利扶贫力量

【字体:      】     打印     2020-12-22 16:54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近年来,在水利部等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下,通过持续在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倾斜支持,一条条输水管、一个个蓄水池、一座座小中型水库等水利设施在贵州石漠化地区铺设、兴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水利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抓好饮水工程长效管理,缺水村变幸福村

  “人在山中坐,水从山下流,河里淌得哗啦啦,山上滴水贵如油。”高坪村位于贵州省黔南州龙里县,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却因属喀斯特地貌,有水难存,村民缺乏饮用水源,因水而愁,因水而困。“村民只要看见地表有点湿润就挖个坑,半夜三更用瓢去舀渗出的水……没抢到的家庭就只能派家里壮劳力第二天一早去邻村下河挑水,来回一两个小时,山路颠簸,一担水挑到家有时只剩半担,还不够一天用的。”今年70岁的管水员陈光明,苦笑着述说那段曾经极度缺水的日子。

  “2001年,村里人上山采药时,在隔壁的贵定县发现一处水源,之后村民自发集资,凑足8800元买断了水源。”陈光明说。水源有了,但还得引水进村入户,打通“最后一公里”才行。“龙里县水务局通过‘渴望工程’项目集中筹措20万元资金购买管道材料,村民积极投工投劳、施工作业。2002年7月该村人饮工程初步建成通水,结束了高坪村村民清早挑水、半夜抢水的苦日子。”黔南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水利部挂职干部李斌介绍。

高坪村管水员陈光明在介绍情况。梁似愚 摄

  “打江山易,保江山难。”陈光明说乡亲们心里明白,“引来了水,要想吃得长久,还得把水管好。”为保障长期饮水,高坪村20位村民代表成立了管水委员会,推行“定额保底、阶梯水价、分类收费、定期公示、结余归公”的自治管水模式,并推选出陈光明等三名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管水员,分别负责抄表收费、账务管理和维修工作。“我一干就是18年。”陈光明脸上流露着自豪。

  “先保证村里人畜饮水,多余的水卖给企业。企业乐意,村集体也有了进账,账目每半年公示一次,接受群众监督。”从2002年建成至今,18年来高坪村人饮工程持续稳定发挥效益,不仅没向国家和政府要过一分钱,村集体账户上甚至还结余14.1万元,真正实现了以水养水,曾经的“缺水村”变成了现在的“幸福村”。

  截至2019年6月底,黔南州共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510处,所有农村人口已达到现行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障标准。黔南州还先后创建龙里县“三个三”农村管水模式、贵定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模式、惠水县“一带三补”等良性运行管护机制。截至目前,千人以上的520处工程已全面完成水价核定,水费收缴率96%,千人以下4847处工程已全部完成水价核定,水费收缴率93%,农村饮水安全规范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数据显示,全国已建成农村供水工程1000多万处,覆盖农村供水人口9亿多人,全国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已收费工程占90.3%,千人以上工程水费收缴率95.5%,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逐渐形成,一个个曾经像高坪村这样的“缺水村”,如今都变成了“幸福村”。

  发展农田水利,为蔬菜种植撑起“保护伞”

  初冬的暖阳下,站在安顺市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的高台上俯瞰,映入眼帘的万亩蔬菜田着实壮观,农民忙碌的身影在田间随处可见,远远望去,就如一幅精美的田园耕作画卷。

  据了解,平坝区近年来大力实施坡地整合、农田灌排等水利扶贫工程建设,创建了8100亩高标准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引领示范带动蔬菜产业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安顺市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杨良强 摄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田成方、土成块、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喷滴灌、机械化”的建设思路,平坝区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基地建设了高效的节水灌溉设施,地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为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造高标准和绿色化、规模化的蔬菜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

  与平坝区有着同样光景的还有毕节市的威宁县。蔬菜种植是威宁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但由于地形原因,当地工程性缺水严重。近年来,在水利部、贵州省的支持下,威宁县集中力量补上供水短板,投入8.58亿元用于实施130个供水项目建设,有效保障当地40万亩蔬菜基地供水,提升了蔬菜产业发展水平,预计今年产量225万吨,销售收入26.6亿元,可带动农户13.56万户56.7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9.7万人)增收。

毕节市威宁县蔬菜产业基地。杨良强 摄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2016年以来,贵州省扎实抓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小塘坝、小渠道、小泵站、小堰闸、小水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实施盘江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等项目,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助力脱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十三五”期间,水利部门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积极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统筹解决灌溉水源、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和田间工程“最后一公里”问题。我国贫困地区累计新增、改善和恢复农田有效灌溉面积7581万亩,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灌区骨干灌排工程病险、“卡脖子”等突出问题,灌溉条件明显改善,为贫困地区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促进农业节水增产、助力脱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

  治理水土流失,石漠变花海

  冬日午后的阳光,温暖而祥和。走进毕节市黔西县五里乡新法村,连片的头花蓼花开得正盛,粉红色的球形花朵把以往的石漠化土地装扮成一片粉色花海,如童话世界般唯美梦幻。

新法村头花蓼中药材种植基地。 周远钢 摄

  新法村最高海拔1560米,是五里乡海拔最高的村。以前该村因土地破碎、土壤贫瘠,地里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被列为黔西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以前种地苦啊!”村民杨群感慨,“地里全是石头,想在地里刨坑种点庄稼,都没土可挖,只能栽点苞谷,但收成不好,还不够人吃的,要是遇到干旱,就基本绝收。”

  “因为水土流失、土地石漠化等问题,以前村里的壮劳力都离乡打工,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务工收入,留守村里的大都是老弱群体,只能靠政府救济。”新法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旭峰介绍。

  2014年,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让新法村迎来了机遇。该工程于2015年1月开工建设,同年5月竣工验收,治理面积达2.37平方公里,机耕道、作业便道、截排水沟、蓄水池、沉沙池等设施得到完善,零星的土地得以连片成块,坡耕地变为梯田或缓坡梯田,增加了土层厚度,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土壤肥力逐渐提高,为新法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

新法村水土流失治理工程。 周远钢 摄

  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新法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中药材产业,在综合治理的土地上试种抗旱能力强的头花蓼。张旭峰说,头花蓼是一种非常抗旱的植物,全身都可以入药,具有消炎、解毒、利湿等多种功效。同时它的花期较长,是很好的蜜源植物,为进一步提高农户收益,新法村在头花蓼附近摆放近百个蜂箱,采集的头花蓼蜜再次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11月,新法村的头花蓼种植基地进入采收期,粉色“花海”里一片繁忙的收获景象,村民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张旭峰在田间扳着手指一项项算账:“我们现在共种植头花蓼1300亩,每亩产值可达3000元,联结带动250余户农户增收。目前,支付流转费45.5万元,支付工资150余万元,帮助新法村群众人均增收300元以上。”新法村于2017年底正式脱贫出列,2019年底全村实现所有贫困人口脱贫。

  据了解,2014年以来,黔西县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10个,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96平方公里。

新法村的村民正在采收头花蓼。杨良强 摄

  “十三五”期间,我国累计安排贫困地区水土保持中央投资182.8亿元,实施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和黄土高原塬面保护、以奖代补试点等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贫困地区累计完成坡耕地治理面积46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2万平方公里。全国646个贫困县每年超过100万名群众从水土流失治理与发展特色产业中受益。(通讯员 孟辉 梁似愚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晨)

作者:孟辉 梁似愚    责编: 李姗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