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经报: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国家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纪实

【字体:      】     打印     2020-09-18 15:4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报记者 李存才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发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伟大号召。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记者赴黄河流域部分省区采访,见证了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累累硕果。

  “一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会”)及沿黄省区加大投入力度,统筹推进流域生态保护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今年汛期,黄河下游主河槽过流能力提升到5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有效应对6场编号洪水和下游长历时大流量过程,确保了防洪安全;首次开展了全河生态调度,向乌梁素海、岱海、黄河下游河口三角洲生态补水均实现历史性突破;克服疫情影响,统筹调度沿黄春灌用水,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安全用水;古贤等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前期取得积极进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委会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

  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植被稀少、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水利部、黄委会、陕西省等有关部门依靠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治水治沙,改变了这里的生态环境,使贫瘠的黄土地披上了绿装,实现了由“黄”到“绿”的转变。

  站在陕西省绥德县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黄委会绥德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总工程师党维勤感慨:“过去,这里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经过科学治理,实验区的韭园沟等5条小流域不仅不再向黄河输送泥沙,而且变成了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示范区。”

  据党维勤介绍,为了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副区(即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的水土流失规律,成立于1952年的绥德站先后在无定河左岸选取了韭园沟、裴家峁沟、桥沟、辛店沟、王茂沟5条小流域作为典型试点。目前,共布设24个雨量站、7个径流站、37个径流小区,积累了266站年的径流泥沙资料、834站年的降雨资料、791场年的径流场资料,为国内外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该站还先后建成了陕北第一座淤地坝、第一块水平梯田、第一座山地果园,并建立引种示范园,先后引进苹果、葡萄、红枣等经济林果新品种100多种,为当地百姓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经济收入,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维勤表示,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的建设正由综合治理向田园综合体转变,打造具有陕北特色的集“水保示范、监测试验、成果展示、科普教育、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辛店沟水土保持现代化园区,促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

  毛乌素沙漠区变成“金山银山”

  在陕西神延煤业集团神木西湾露天煤矿一隅,1.5平方公里的作业区内,250台不同类型的车辆同时作业,一边采煤、一边复垦、一边改良土壤,场面蔚为壮观。

  陕西省神木市西湾露天煤矿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属于风沙草滩区,沙漠覆盖率在80%以上,生态环境脆弱,治理难度大。在国家支持下,2015年成立的陕西神延煤炭有限公司加大科技与生态治理投入力度,有效理顺了水保、环保、生态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走出了一条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该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雷志勇介绍,公司在露天采煤作业区建立了3800亩的外排土场,在榆神工业园区道路两侧建立了绿化带,累计种植防护林1800亩、经济林2000亩,有效美化了园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出台的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每开采1吨煤,为国家上缴10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支持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几年来,公司累计复垦土地300公顷,并吸引当地群众在上面种植油菜、冬麦、毛豆等经济作物,既保护了土地生态环境,又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公司还建立了3个储水量2万立方米的储水池,将采煤过程中产生的水集中储存起来,通过净化之后循环利用,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流失,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统计,近3年来,陕西神延煤炭有限公司投入生态保护与治理的资金累计达到了1.7亿元。

  为高质量发展打造良好水环境

  去年9月19日,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的第二天,总投资达166亿元的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经国家批复后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榆林市水利局局长吕学斌介绍说,榆林市水资源总量为26.72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9.41亿立方米,人均722立方米,低于全国和陕西省的人均标准。为了在做好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前提下促进高质量发展,该局采取PPP机制,实施黄河东线引水工程,即通过水利工程措施将黄河水通过125.3公里的管网,引入位于窟野河左岸支流上的黄石沟水库,然后再通过管网调水措施,每年为全市4个工业片区提供总量为2.5亿立方米的工业用水。据测算,4个工业片区有了用水保障之后,近期将新增5个千亿级产业项目,预计2023年的GDP将达到1万亿元。

  用水有依据,管水有章法。黄委会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监督局(以下简称“晋陕蒙监督局”)副局长喻权刚表示,该局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强化各类河道在建项目监管,累计处理各类违法违规行为30余起,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水事行为的发生和发展,确保了黄河河道安全通畅。同时,积极推进辖区取水项目全闭合管理,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近年来,该局还先后成功化解了黄河干流部分河段的开发矛盾和权益纠纷,通过强化水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了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水环境。

  为水把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丁家沟水文站位于绥德县名州镇二十里铺村,是黄河一级支流无定河重要控制站。该站为国家基本站、黄河重要报汛站、无定河控制站。

  该站站长惠丰告诉记者,2019年,在中央财政182万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丁家沟水文站建设了水文测桥,并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中的黄委大江大河水文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水位流量自动化测验平台。如今,站里已配齐雷达自记水位计、RTU雨量自动报汛、电动自动升降缆道吊箱系统、微波流速仪、流量侧扫雷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风力风向气温气象6要素等新型水文测报设施设备,实现了各项水文数据的在线监测,大大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力。

  “2019—2020年,中央财政先后投入6000万元和7500万元专项资金,对黄河中游水文监测设备进行了改造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水文监测速度和效率。”黄委会中游水文水资源局副局长陈鸿对记者表示。

  黄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黄委会启动黄河水文测报能力提升工作,在技术、管理、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拉开了黄河水文现代化建设的帷幕。2017年,黄委会水文局着手建立了由站网管理、水雨情信息查询、预报会商、视频监控等功能组成的“黄河水文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初步形成了“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的格局,水文业务与互联网信息化成果深度融合。

  黄委会水文水资源信息中心副主任杨健对记者表示,黄委会水文水资源信息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测报技术方面,至2020年,实现水位、雨量、蒸发的遥测与自动监测;大力推进流量和泥沙的在线监测;水库、河道断面逐步实现数字化测绘,河口及附近海区全面实现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验和深水浅水潮位比测改正。在管理能力方面,强化了质量管理,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了水文测报质量。在服务能力方面,着力开展黄河水沙变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承载能力等基础性研究,提高了水文水资源预测预报水平,扩大了预报范围。

  黄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黄委会将以水文信息化为手段,施行“一站一策”,大力推广应用水文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技术,使测站实现自动测报、远程测控,测控中心实现轮岗值守、远程控制、实时报汛、分析整编、巡测维护等功能,形成测站主测、中心主算、机关主管的新格局,最终打造成“智慧水文”,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

作者:    责编: 李霞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