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守安澜 浇良田 兴家园

【字体:      】     打印     2021-02-19 16:1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14日   第 06 版)

  

 

浙江金华白沙溪边生态绿道。

吴潮宏摄

经过重新修缮的白沙溪第三堰。

吴潮宏摄

   

白沙溪上的金兰水库。

卓德强摄

 

  踏着石板砖沿溪而行,溪水清澈,倒映如镜。水流湍急处,浪花跳跃。一行白鹭掠过水面,几只野鸭不时钻进水底。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有一个白沙溪三十六堰古堰坝群,历经1900多年时光的淘洗,如今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引水灌溉作用,灌溉周边农田27.8万亩。

  2020年12月8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一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白沙溪三十六堰等4项中国申报的水利工程全部入选。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有23项。

  白沙溪三十六堰这一水利奇迹、“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越来越为人所知。  

  遗存丰富

  深厚底蕴 申遗亮点

  “三十六堰申遗成功,我真是说不出的高兴。”讲到申遗前后的经历,年过九旬的婺城区退休干部张柏齐心情仍然激动。

  张柏齐退休前长期在金华从事“三农”工作。2009年春,他与几位老同志一起到婺城区琅峰山景区参观旅游。实地游览了几座古堰,又听了当地群众介绍,一行人深感震撼。有丰富“三农”经验的张柏齐意识到,白沙古堰群具有极高的科学技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是金华先民智慧的结晶,必须开展抢救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很快,10名老同志成立了调研组,走村进户寻访古迹。他们有的负责拍照,有的负责撰写,从现状到历史,从民风到民俗,调查越来越详尽。

  在一次次与白沙溪古堰群的相遇中,大家发现,这里不仅有三十六堰,还有铁店窑遗址、古方洞山塔以及白沙殿昭利庙为中心的古庙群,有红军革命斗争的遗迹和故事,也有卢文台为民造福的民间传说。

  拍图片、查古碑、征古帖、阅宗谱,寻找有关遗址遗物、查看文物历史现状,调研组继续发掘整理白沙古堰群的资料。2013年,由张柏齐和崔士文执笔的《白沙古堰的历史与传说》一书出版,书中记录了白沙溪三十六堰的高度、长度等数据,以及兴建时间、历史演变、建造工艺等。

  曾在婺城区人大任职的杜顺华,连续6年,联合多位人大代表提交有关加强白沙溪流域历史文化研究、重建恢复白龙桥廊桥等议案。2010年他退休后,继续对白沙溪流域历史文化进行研究。多年来,他撰写的手稿资料上百万字,汇编成《传说白沙》《古韵白沙》等,为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积累了文献资料。

  这些力量的参与和推动,让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遗迈出坚实的步伐,从梦想变成现实。

  近年来,婺城区不断加大对白沙古堰群以及白沙文化的探索挖掘,并于2019年7月开始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0年正式提交申报文本。经过一年多努力,白沙溪三十六堰终于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它是浙江省第六个、金华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白沙溪三十六堰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成为申遗的一大亮点。”参与申遗申报工作的婺城区水务局规建科科长江勤学说,统计显示,白沙溪流域沿线有22处历史文物点,其中国家级1处、省级5处。如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三年的古方洞山塔,是金华城区唯一一座残存的古塔。

  同时,当地1900多年的农业开发过程中,灌区规模逐渐扩大,人口和经济规模显著增长,生态环境却并未变差,至今仍然保持着充足的发展活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看,灌溉工程促进了浙中生态廊道建设,补齐生态环境短板,也具有先进的科技价值、悠久的历史价值、巨大的经济效益和丰富的文化价值。

  水利奇迹

  世界瑰宝 历久弥新

  东汉建武三年(公元27年),辅国大将军卢文台隐退,率领部将36人来到辅苍(今金华市婺城区沙畈乡停久村),了解到此地土壤肥沃但旱涝频发,遂勘察地形,在当地修筑白沙堰,引水灌溉。从此,拉开了白沙溪三十六堰建设的帷幕。

  白沙溪发源于浙江遂昌、武义交界的狮子岩,流入金华境内后,汇集银坑溪、半溪等几十条大小支流,汇入婺江,全长65公里。三十六堰,从最上游的沙畈堰到白沙溪注入婺江交汇口附近的中济堰,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是以引水灌溉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功能的堰坝群。

  “三峡大坝落差是113米,而白沙溪三十六堰的落差比它还高55米。”在金华市婺城区水务局局长江卫锋看来,这是白沙溪三十六堰最为亮眼的特点。

  当地溪流天然落差大、深潭多,古人因地制宜摸索出“以潭筑堰”的方式。江卫锋说:“我们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三十六堰大部分堰前都有一处天然的深潭,用现代水力学分析,‘以潭筑堰’不仅可以提高堰坝的蓄水和引水能力,还能减轻水流对堰坝的冲击。”

  1900多年间,白沙溪三十六堰不知经历了多少次重建、重修,当地人就地取材,以松木打桩、篾笼装石等方式砌筑。低矮的堰坝形态,配合梯级的建设方式,极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和工程风险。

  此外,它还有一套完整的堰坝管理制度。官府制定堰帖,明确各堰水权和工程岁修责任,指导三十六堰的协同管理,保证干旱月份上下游各堰的公平用水。

  这一古堰坝群最早是如何开渠运作的,如今尚未找到史料记载。但是,在清光绪三十四年重修的《万潭堰帖——金华白龙桥三十六堰》刻本等史料中,不仅有清晰绘制的三十六堰布局地形图,还有清朝康熙、雍正、光绪年间建立堰会、制定堰规、管理堰务、调解用水纠纷等详细记载。

  金华市婺城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朱明升说,从《万潭堰帖》的记录可以看到,三十六堰每座堰都建立堰会,制定堰规,推选有威望的乡贤担任堰长,管理堰务,调解用水纠纷。具体协议中,详细列出了每堰起始位置和引水灌溉范围,每一甲、每一堰具体用水的起止时间都有清楚规定。以“地、水、夫、钱”(即土地、水源、人和效益)为核心,地方乡民结成了紧密的“水利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后,白沙溪上修建了沙畈水库和金兰水库,部分古堰被永久留在水底。如今,仍有21座古堰继续发挥引水灌溉作用,供水保证率也进一步提高。库、堰、渠形成了白沙溪的灌水体系,灌区面积达27.8万亩。

  仍在利用

  白沙水脉 滋养百行

  1月28日,久旱逢雨,沙溪畔一早就热闹起来。

  婺城区琅琊镇泉口村村民刘菊萍在白沙堰河堤边种了10多亩桑树,趁着雨后赶紧松土施肥。“现在慕名来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桑葚采摘季节,采摘游肯定受欢迎,我得好好打理。”刘菊萍眼里透着期待。

  下游几千米外的婺城区白龙桥镇新昌桥村,马淳书、陈群英夫妇正在10多亩的柑橘、草莓大棚里忙碌。“今年金华的降雨量比往年少了许多,但我们这里‘水脉’好,不用愁。”马淳书的大棚离白沙溪洞山堰不远,堰坝抬高了溪边地下水的水位,只要打一口四五米深的水井,灌溉水源就有了保障。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分为两类:至今仍在发挥灌溉功能的工程;已不能发挥历史功能但仍具有“档案”价值的遗址。

  白沙溪三十六堰坝以灌溉农田为主,保证了农作物生产,也解决了当地部分群众的日常生活用水,方便农民生活。至今仍在守护和滋养着流域两岸的白沙溪古堰坝群,是“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水利奇迹。

  在三十六堰的滋养下,当地不仅农业生产长足发展、水上航运蓬勃兴起,还有“三十六堰滋养三百六十行”的说法。

  有了三十六堰后,白沙溪两岸人民利用水力落差,建造旋转木制机身舂米的水碓。据记载,白沙溪流域120多个村,历代先后建成的水碓在150座以上。水碓昼夜运转,效率远胜人力。

  丰富的粮食产量加上先进的粮食加工技术,不仅使金华一带成为浙中粮仓,还孕育了酿酒文化。唐宋时期,白龙桥旁的“酤坊”酒坊酿造的金华酒声名远播,当地村庄至今仍沿用“酤坊”作为村名。

  有了这种水碓,当地常见的高岭土等制瓷原材料也得以充分加工利用,推动了婺州窑在唐宋时期的兴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韩国新安沉船的出水文物中,有大量当时中国出口外销的瓷器,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婺城区琅琊镇的铁店窑。

  白沙溪流涓涓、古堰依旧矗立,留给当地的不仅有物质财富、文化内涵,更有精神力量。古代先民靠着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克服种种困难,发挥创造精神,把荒芜之地变成浙中粮仓。这种精神也感召着今天的白沙人民迎难而上,传承不息。

  正如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刘学应所说:“灌溉工程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科技、文化和景观价值,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印证了文明的历史足迹。”

  金色名片

  幸福长河 传承利用

  “申遗成功只是开始,保护、传承、利用仍在路上。”金华市婺城区上下有这样一个共同的心声,要将未来的保护之路,走得更加坚实。

  “除了保护,如何传承与利用白沙溪这张文化金名片,是申遗成功后我们要重点考虑的课题。”婺城区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朱明升说,当地各部门正通力协作,开启“后申遗”时期的新征程。

  婺城区着手编制白沙溪三十六堰的保护规划。2020年7月,《白沙溪三十六堰灌溉工程遗产保护规划大纲》编制完成,从组织、政策、资金、人才队伍及科技保障、宣传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细致描画了保护与开发的方向,尽力守护好这一世界瑰宝,要让白沙古韵再谱新篇。

  “现在的白沙溪更美了,也更热闹了。”前不久,白龙桥镇新昌桥村已全面完成农舍流转。接下来,村里将整合沿线的资源要素,发展康养民宿,打造白沙溪畔的康养基地。每到周末,村里接待的游客越来越多,最吸引游客眼球的就是白沙溪边的水车和水碓。

  这些年,白沙溪沿岸的乡镇经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山更青、水更净、空气更清新。一个个精巧的村景小品,一间间精美的民宿客栈,一道道灵动的乡间风景,抓住了游客目光,也造福了一方百姓。

  “十三五”期间,婺城区投入的五水共治资金就有86亿多元,打造白沙溪、武义江、莘畈溪3条省级“美丽河湖”,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3条、省级示范美丽乡镇4个、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如今,全区207个村庄中有40%的村达到A级景区村标准,通过举办“卢文台治水”、中国山水四项公开赛等活动和赛事,全域开展文旅体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每年游客数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百亿元。

  一系列重点工程,正陆续展开:通过白沙溪文化解码工程,揭秘白沙溪的文化魅力;通过白沙溪八景工程,依托白沙溪沿线22处文物资源,以文化赋能,打造文化新地标;通过白沙溪生态廊道工程,打造钱塘江诗路上的最美风景线;通过白沙溪古堰坝修复工程,让古堰焕发新颜;通过白沙溪钱塘诗路e站工程,数字赋能、科技助力;通过白沙溪“花满婺城·幸福村”工程,打造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江南有座金华城,城边有座白龙桥。桥下外婆在讲着那故事,坐在桥上看到,星星掉进了那条小河……” 这是金华乡贤、音乐人陈越为故乡创作并演唱的歌曲《江南有座金华城》。

  “我是白沙溪的孩子,白沙溪给了我取之不尽的精神养分,陪着我从少年、青年走到中年。” 陈越说,他歌曲中的“外婆”是一个浓缩的文化符号,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温暖的“外婆”。

  以此为灵感,婺城区在白沙畔古廊桥边设计建造了外婆铜像,实景再现《江南有座金华城》所描绘的温暖场景。未来,这里也将是“白沙溪八景”之一。

  古今交融,美美与共,在全方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之下,流淌不息的白沙溪、历久弥新的古堰坝,将继续承载当地人的生命史、文化史、奋斗史、创新史,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继续流淌美好与幸福。

作者:    责编: 瑶薇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