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水利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在水利部的关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两手发力”扩大水利建设投资,统筹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水利投资850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广东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主要做法:
一、立足项目谋划,做实水利有效投资需求
牢牢把握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契机,在“十四五”规划总投资8201亿元、计划完成投资4050亿元的基础上,聚焦广东水安全保障面临的新形势,进一步深化广东水网规划布局,“十四五”期间全省水利储备项目投资总规模超过1万亿元。同时创新重大水利工程前期工作模式,省财政足额保障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加快推进珠中江水资源一体化配置工程、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等一批总投资2500亿元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为大规模开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二、优化申报模式,促进扩大专项债券利用规模
充分考虑水利项目融资能力差异性,创新建立收益项目“集中申报”、小型项目“同类打包”、纯公益与收益项目“关联打包”等分类申报模式,为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向水利建设项目倾斜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广东水利领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规模逐年快速增长。2019年以来,全省争取专项债536亿元,其中2022年使用规模达到229亿元,较2021年增长39.6%。
三、畅顺工作机制,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
省政府成立以省长任组长的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实施领导小组,下设水利重大项目建设等6个专项工作组集中办公,建立“日会商、周调度”机制,压茬推进水利基金项目申报。在全国率先成立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专班,实行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承诺制,确保申报项目满足金融机构签约放款条件。与国开行、农发行、农业银行的广东省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常态化项目对接机制。2022年以来共有51宗水利项目与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完成签约,涉及总投资1435亿元,签约放款金额138亿元。
四、引入省属国企,加速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粤海集团等省属国企积极参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及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建设、运营,除政府资本金外,由省属国企负责筹措的资金总额达599亿元,大大缓解了公共财政支出压力。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引水隧洞已全线贯通,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及粤东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2022年下半年相继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35.59亿元。
下一步,广东水利系统将认真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李国英部长讲话要求,落实广东省委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工作部署,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助力解决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