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水利部公布《2012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P. 28

中国水旱灾害公报                                         BULLETIN OF
                                                 FLOOD AND DROUGHT DISASTERS IN CHINA

3.滇鄂等地受旱时间长、影响大

      云南中部和北部地区旱情从 2011 年 7 月持续到 2012 年 6 月,部分地区近 3 年重复受旱,
干旱影响效应叠加,给旱区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4 月上旬高峰时,全省耕
地受旱面积 1316 千公顷,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 22%。全年因旱直接经济损失 124.22 亿元,
占全省 GDP 的 1.2%。湖北中北部地区遭受春夏秋连旱,旱情持续时间长达半年之久,北部
重旱区枣阳、广水、大悟等 9 县(市、区)8 月中旬旱情达到高峰,受旱面积 314.67 千公顷,占本
地区在田作物的 4~7 成,对作物生长及产量造成一定影响。2012 年全省因旱直接经济损失
达 78.9 亿元。

      4.部分城镇供水受到影响

      2011 年冬季至 2012 年,湖北中北部地区持续少雨,水利工程蓄水不足,部分大中型水库
和近千座小型水库库水位低于死水位,广水、大悟、枣阳、应城、云梦 5 县(市)城关镇 42 万城
镇居民用水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其中旱情最为严重的广水、大悟 2 县用水受影响持续 1 年
多。2012 年春季,云南一些地区由于连续 3 年重复受旱,水利工程蓄水不足,砚山、双柏、沾
益等县城供水紧张。黑龙江七台河市城市供水水源桃山水库来水持续偏少,2012 年 8 月中
旬水库蓄水量接近死库容,城市供水受到影响。

    (三)主要过程

       1.东北地区春播前白地缺墒

       2011 年秋季至 2012 年春季,东北大部降水持续偏少,局部地区连续无有效降水天数突
 破历史极值,其中内蒙古东部地区累积降水量为有记录以来的第 3 少,黑龙江降水量为 1988
 年以来同期最少。受此影响,封冻前东北大部白地缺墒面积较大,吉林、黑龙江、内蒙古 3 省
(自治区)缺墒面积分别占耕地面积的 6 成、3 成、5 成,对春耕生产构成威胁。其中,吉林白
 地缺墒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白城、松原、长春、四平等市;黑龙江主要分布在西部的松嫩平
 原大部,东部的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以及北部的黑河、呼玛等 40 县(市);内蒙古主
 要集中在东部的赤峰、通辽等粮食主产区和草原牧区。

22

2012年公报(copy)(copy)(copy)(copy) 第29页 共45页  CMYK                                        2013-09-13 09:30:48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