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简报》第37期
〔按语:水利部党组把农村供水工作作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将“中西部地区5万处以上集中供水工程实施维修养护,提升供水保障水平”列为第一批重点民生项目之一,进行重点推进。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结合农村饮水监测排查发现的问题,建立维修养护工程项目台账,落实维修养护资金,推进维修养护任务顺利开展。〕
水利部推动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实事见实效
2021年以来,水利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中西部地区5万处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重点推进,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工作要求,不断深化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实事,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饮水的问题。
一是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水利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农村供水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水利部出台《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制定了《“十四五”巩固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方案》,召开全国视频推进会议,李国英部长动员部署各地做好农村供水工程全面排查和动态监测,对早期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网漏损率高、冬季管网易冻损的农村供水工程与管网加强维修养护,做到应修尽修,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系统性、碰底线的农村饮水安全风险。
二是建立台账,实行清单管理。水利部指导督促地方以县为单元,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以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为对象,建立维修养护项目台账,明确维修养护内容,确定时间表和路线图,落实维修养护资金、事项和责任人,按月调度维修养护实事进展。对进度慢的省份适时通报,督促地方按清单进行推进。
三是高位推动,推进工作落实。李国英部长专程赴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西让村、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努尔巴格乡振兴村3组等地调研时,都到现场查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情况,了解群众饮水状况,推动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实事往深里走、往实里做。田学斌副部长定期调度水利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四是保障投入,提高项目实效。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安排2021年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28亿元,各地积极落实维修养护资金,截至10月底,全国共完成维修养护资金33.2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资金5.25亿元。中西部地区维修养护工程8.7万处,其中,内蒙古、吉林、安徽、河南、青海等5个省区已全面完成年度维修养护工作任务。
五是加强督查,做实做细做好。为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各级水利部门的“实事清单”,水利部办公厅、河湖司、农水水电司、监督司、机关党委等22个司局会同流域管理机构和相关直属单位,梳理并推动解决水利部12314监督举报平台等各种渠道反映的农村供水具体问题,现场推动解决群众举报饮水问题,指导督促各地完善解决方案,实化细化整改举措,明确整改时限,紧盯整改到位。同时健全完善农村供水问题动态清零机制,严格销号管理。
河南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推进农村供水维修养护
河南省水利厅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饮水问题。通过加大投入、实施监测排查、开展驻地帮扶等多种措施,加快维修养护项目进度。2021年1—10月,累计落实资金4.02亿元,共维修养护工程1.01万处,服务人口2878万人。
一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省水利厅收集整理各渠道群众反映的饮水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工作台账,指导各县通过县级财政补助、水费提取等多渠道筹措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021年在中央补助资金1.78亿元的基础上,落实省级资金0.83亿元,县级资金1.41亿元,为工程维修养护和可持续运行提供稳定的经费来源。
二是全面保障居民用水。7月21日河南特大暴雨洪水发生后,全省农村供水设施不同程度受损。为确保群众生活饮用水需求,各市县制定“一工程一策、一村一策”修复方案,多渠道筹措资金,累计投入2.1亿元,协调组织抢修队伍,快速推进水毁工程抢修。郑州市自筹资金3500余万元,对264处水毁点的设备、管网等设施进行抢修,24万农村居民及时用上了安全水。
三是加强监测排查。省水利厅要求市县水利部门将水毁工程与乡村振兴部门监测对象所在的工程进行比对,及时通过维修管道、更换设备等措施解决了7242户脱贫户因洪灾造成的停水断水、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同时,安排专人抽查市县农村供水监督电话和水厂服务电话的畅通情况,共抽查了145个县2565处工程,实现了有农村供水任务的县市全覆盖。
吉林坚持巩固维护好农村供水成果
吉林省水利厅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走访,市县水利部门狠抓“四个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农村饮水问题,强化工程建后维修养护,健全农村供水长效运行机制。
一是坚持人民至上,主动排查农村供水短板。省水利厅自2019年开始,连续3年采取“县级详查、市级复核、省级抽查”方式,组织开展大排查。2021年,全省出动1.85万人次,深入50.6万用水户,对1.7万处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体检”,建立问题清单和工作台账,督促各县市用足用好维修养护资金,确保问题及时销号。
二是坚持深入基层,发挥“暗访专班+直通车”机制作用。2021年以来,厅主要领导带队的随机暗访组,暗访了42个县(市、区)177个乡镇、248个行政村、456个自然屯的648户农村供水情况,发现问题48个,3次召开“厅局长直通车”视频会议,推动问题整改落实,截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是坚持服务第一,畅通拓宽反映渠道。为将维修养护实事办到实处,办到群众心坎上,全省设立省市县三级农村供水监督电话78部,向24.9万个脱贫户印发监督电话信息卡,全面畅通群众反映问题和举报渠道。2021年共接到群众反映的饮水问题122件,已督办解决110件。剩余12件均已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
四是坚持长效保障,建立健全农村供水服务体系。全省42个县(市、区)建立了县级统管中心,推动99.7%的农村供水工程收缴水费,同步推动10个试点县开展农村供水监管运管平台建设。已落实1.09亿元中央和省级维养资金,推动53个县(市、区)将7231万元纳入财政预算,维修养护工程5114处,服务人口281万人,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西藏扎实办好维修养护为民实事
西藏自治区水利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加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确保农牧区群众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高。2021年,全区落实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1.45亿元(包括中央水利发展资金0.73亿元、自治区整合资金0.2亿元和地方自筹资金0.52亿元),目前全区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4727处,服务群众103.95万人。
一是全面排查,摸清底数。组织市县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需求摸底排查,建立需求台账,明确全区3320处农村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细化工程措施及完成时限。结合巩固拓展农村供水脱贫攻坚成果监测排查结果,及时调整维修计划,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在基层,解决在基层,守住农牧区供水安全底线。
二是建立清单,按月调度。水利厅指导市县建立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台账,实施月调度,层层压实责任,明确各级专人负责,抢抓进度,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利厅领导带队4次带队赴高寒高海拔市县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情况督导检查,对有关情况及时通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护养护顺利实施。
三是示范引领,提高满意度。为做细做实,以小促大,水利厅重点指导了日喀则市南木林县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2021年南木林县共落实120万元维修养护资金(其中县级自筹资金30万元),维修95处农村供水工程,受益1.2万农牧民群众。南木林县积极动员群众加入工程维修养护,采取各村管水员+群众志愿者模式推动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护,确保饮水安全,群众满意度高。
广西构建“1+14”农村供水保障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将“开展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服务”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做好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尺,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截至10月底,全区已完成维修养护资金1.89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53%。共维修养护工程2850处,服务人口744万人。
一是健全长效体制机制。2021年3月出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供水用水条例》,明确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的财政补助来源,提出水价制定和补贴、水费收缴等工作要求。水利厅通过举办培训班、专家解读、现场宣传等方式加大条例宣贯,组织市县印发40万份倡议书、公开信等宣传资料,累计开展212期培训班,培训人员4779人次。
二是明确管理责任,逐级延伸落实。全区有农村供水工程的1146个乡镇、1.41万个行政村都已落实了责任人。钦州市灵山县加强部门、各级责任人联动,2021年以来共解决农村供水问题17件、印发整改通知书15份。2021年2月,县水利局接到群众反映,陆屋镇教平村独立坪村经常停水,水利局立即联合生态环境部门、沙坪镇政府、村委深入调查,听取群众意见,通过延伸550米管网,有效解决了该村存在的水源污染、连续干旱等问题。
三是构建“1+14”体系,形成农村供水保障新格局。水利厅成立了供水保障专责小组,组建1个农村供水保障工作专班,将全厅27个部门单位分为14个帮扶指导组,对口帮扶指导全区14个市,构建“1+14”农村供水保障体系。百色市平果市从水利局、水库水管所等分派115名人员组建4个巡查工作组,成立维修服务中心组,2021年以来,定期开展巡查8次,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农村饮水问题53个。
云南以“喝好水”为抓手倾心倾力为民办实事
云南省水利厅以人民为中心,主动担当,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在充分用好中央维修养护资金1.61亿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级财政0.76亿元,截至10月底,共完成资金1.87万元,维修养护农村供水工程3490处,服务人口422.9万人。
一是强化认识勇作为。云南各级水利部门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持续抓好水质提升、供水工程管护维修、水费收缴、服务承诺等专项行动。保山市昌宁县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重要工作来抓,2021年共修复管道99.4公里,完善供水设施设备20余处,有效解决了13个乡镇26个行政村6.3万人的饮水问题。
二是多措并举保供水。对受干旱或洪涝灾害影响的农村居民,及时响应,分类指导,全力保障群众饮水供应。德宏州陇川县景罕镇曼面村小帕浪组,受暴雨影响供水工程已无法正常供水,县水利局及时派水利专干现场排查,帮助更换输水管道262米,疏通泥沙拥堵管道800米,经过4天紧张抢修,终于恢复正常通水。用水协会负责人深情地说:“没有你们的专业援助,我们组不知什么时候才能把管道疏通,你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
三是健全机制促运行。2021年2月出台《云南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220号),明确供水工程管护主体,指导督促农村供水单位履职尽责,全面推进水费收缴工作。玉溪市新平县制定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实施意见,形成集收取水费、维修养护、运行管理为一体的长效机制。截至10月底共维修养护工程5处,修复管道13.75公里,有力提升了3个乡镇5个行政村3400人的供水保障水平。
山西推进为民实事落地增效
山西省各级水利部门聚焦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薄弱短板,以做好全省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为重点,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工程正常运行问题。截至10月底,全省在年度维修养护中央补助资金0.98亿元的基础上,投入省级资金0.50亿元、市县资金0.21亿元,共维修养护工程2988处,服务人口452.8万人。
一是强化项目前期工作。由县级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机构根据供水单位申请,编制实施方案,报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和备案,要求维修养护一处,做实做好一处,同一项目五年内不得重复立项。
二是严格资金使用管理。要求各市县将维修养护项目申报、计划安排、资金使用等列入党组议事规则,落实工程建设“四制”。如晋中市榆次区的区级财政按不低于2元/人的标准筹集维修养护资金。项目实施完成验收合格后,对3万元以下的工程结算由项目组审核,3万元—20万元的工程由第三方进行结算评审。
三是及时跟踪问效。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工作台账,按月调度工作进展,对进度慢的市县进行督促指导,确保了维修养护工程实施进度。
四是加强绩效管理。水利厅每年对市县维修养护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绩效评价,县级未按要求落实的,在下一年度中央和省级维修养护资金下达时适当扣减。把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实施和农村供水保障情况纳入对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实绩考核范围。
黑龙江稳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
黑龙江省水利厅将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排查整改、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等三项任务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台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饮水问题。
一是潜心维养,推进民生实事落地。省水利厅要求市县强化维修养护工作见行见效,全面落实县级运行管理经费。富锦市累计投入389.6万元,建立“两保障、两落实”模式,即建立市级农村供水应急物资储备库,保障维修养护物资需求;建立第三方质检公司全程跟踪监测制度,保障维修养护项目工程质量;成立技术维修队,落实市级维修养护管理人员;开发“随手拍”小程序,落实维修养护监督体系。
二是开展排查整改,提高供水保障水平。水利厅制定了运行管理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围绕农村供水工程安全隐患处置、运行管护不到位、供水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开展排查。省、市、县水利部门三级联动,走访了近3000个村屯,排查了18553处农村供水工程,发现451处农村供水工程存在问题或安全隐患,目前问题已全部整改。
三是推行专业化管理,保障工程良性运行。在省水利厅指导督促下,部分市县率先推行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大庆市肇源县制定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企业化和社会化管理、水费收缴、维修养护、监督监管、考核评价等五项工作机制,将全县258处农村供水工程纳入企业化、市场化管理改革范围,制定定期排查机制,组建3支维修养护队伍,设立24小时服务热线,确保接到报修电话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并及时处理,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湖南科学维修养护 保障工程良性运行
湖南省水利厅强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工作,为全省农村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保驾护航。为加快推进维修养护资金使用进度,如期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利厅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是加强调度,强化督导。水利厅建立了农村供水工作推进情况半月报制度,要求县市区建立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项目工作台账,每月将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情况按时上报。水利厅根据各地报送和实地调研情况,适时对维修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通报,督促进度滞后地区加快工作进度。截至10月底,全省共完成维修养护资金1.78亿元,维修养护工程3650处,服务人口1485万人。
二是纳入考核,严格奖惩。水利厅将维修养护资金安排与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情况挂钩,激励市县推进水费收缴,积极实施工程维修养护。建立县级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与安排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情况纳入乡村振兴考核,推动市县保障农村供水工程资金投入。
三是聚焦民生,注重实效。水利厅指导市县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全力保障供水安全,提高群众满意度。华容县万庾镇自来水厂建于2010年,服务人口17847人,由于设备陈旧老化,故障频发。为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万庾镇积极争取18.5万水利发展资金,完成了消毒设备更换,让群众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得到了当地群众一致好评。
陕西铜川积极探索农村供水专业化运行维护
陕西省铜川市水务局针对当地严重资源型缺水、人口居住分散和工程规模总体偏小的实际,充分利用维修养护经费,因地制宜探索以政府主导和购买服务形式为主的管理体制机制,保障供水安全。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铜川市全面夯实农村供水管理“三个责任”“三项制度”,全市740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明确了县、乡、村三级行政监管责任人和工程管理责任人,共选聘村级管水员722名,根据工程供水规模、管理难易程度和工作量大小给予村级管水员不同的工作报酬,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自2015年起,铜川市本级财政在每年安排农村供水工程专项维修养护资金430万元和县级财政建立稳定的维修资金的基础上,2020年起按照359个行政村平均每村每年5万元的标准,足额落实专项管护资金(市、县各承担50%并列入预算),主要解决供水设施的维修、村级管水员补助和水价补贴。截至10月底,已完成维修养护资金113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98万元,市县资金838万元,维修养护工程238处,服务人口16万人。
三是探索专业化管理。铜川市鼓励推行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为主的专业化管理,促进形成工程建后管护多元竞争体制机制,全面推进规模较大的工程纳入专业化团队直管并逐步扩大直管范围。目前,耀州区和印台区实现了农村供水工程区级专业化团队维修养护全覆盖,王益区专业化运维机构年底前完成组建并开展工作。
山东聊城推进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聊城市水利部门将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项目,科学谋划,有力推进工程维修养护项目顺利实施。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精心组织部署。聊城市水利局针对农村供水工程运行暴露出的部分管网跑冒滴漏严重、水表计量不准、闸阀井等附属设施破损严重等207个问题,依据维修养护需求的“轻重缓急”程度,指导区县将破损严重的管道、水表、闸阀井等列入维修养护计划。目前,维修管道138.64公里,更换水表6008块,维修水表井876座,闸阀井801座,维修养护工程已全面完工。
二是严格资金使用,细化任务目标。进一步控制资金使用方向和范围,指导区县将维修养护任务和资金分解至具体供水工程,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建立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加强质量监管和监督审计,实现资金、干部、工程“三个安全”。
三是实行定期调度,确保工程进度。坚持按周调度、月通报,全面掌握工作动态和工作进度。重点关注维修养护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开工是否及时、实施质量和序时进度是否满足要求。先后10次深入施工现场,对发现的问题以“一县一单”形式下发区县,安排专人及时跟进督办。通过项目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的事故发生率、管网漏损率大幅下降,提高了供水保证率,提升了农村群众饮用水“幸福指数”和“满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