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塞湖

【字体:      】     打印     2022-08-10 17:16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由火山熔岩流活动堵截河谷,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体崩塌堵塞河床而形成的湖泊。

 

  英文名称:barrier lake

  所属学科:地理学

 

  形成有四个过程:①原有的水系;②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③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④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根据成因可分为两类:①火山熔岩流阻塞河谷形成的熔岩堰塞湖。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黑龙江宁安市的镜泊湖和黑河市的五大连池。镜泊湖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由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浆堰塞牡丹江河道而形成。五大连池是由1719~1721年的火山喷发而形成,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阻塞了纳谟尔河支流--白河的河道,河流受阻而形成念珠状的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②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堵塞河床而形成的堰塞湖。在中国多分布在西南和藏东南地区的河流峡谷地带,如西藏林芝易贡错和昌都然乌湖等。易贡错是由1900年地震引起的特大泥石流阻塞帕隆藏布的最大支流-易贡藏布而形成的堰塞湖。然乌湖是由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帕隆藏布而形成巨大的高原堰塞湖。2008年汶川地震后形成34处堰塞湖,其中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储水量达2.2亿立方米以上。

  堰塞湖的堵塞物会受冲刷、溶解和侵蚀等作用,一旦堵塞物崩塌,湖水便会倾泻而下,形成洪灾,具有相当的破坏力,因此对堰塞湖应及时进行监测和预警。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作者:陈嵘)

作者:    责编: 李姗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