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珠江“压咸补淡”应急调水实现多方共赢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吉蕾蕾
在水利部举行的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王宝恩介绍说,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年来累计调水756亿立方米,形成了供水、生态、发电、航运等多方共赢局面。
“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是压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海上咸潮,保障珠海、澳门等地供水安全的重要举措。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吴小龙介绍,“压咸补淡”是通过科学调度上游水库群,有效补充河道淡水径流量,从而压制咸潮上溯,为当地供水系统创造抽取淡水的有利条件。“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为保障当地居民用水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2004年秋季,珠江三角洲地区遭遇了异常凶猛的咸潮,威胁澳门、珠海等地供水安全。2005年春节前夕,水利部从千里之外的上游水库应急调水至珠江口,以压制咸潮、保证补淡,调水距离长达1000多公里,跨越贵州、广西、广东等省(自治区),历时10天,开启了“千里调水压咸潮”。
珠江“压咸补淡”应急水量调度实施20年来,水利部系统谋划珠江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西江龙滩水电站、大藤峡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构建了流域当地、近地、远地梯次供水保障“三道防线”。流域纳入调度范围的骨干水库兴利库容由2004年的68亿立方米增加到现在的255亿立方米,有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水源保障能力,在抗旱保供水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王宝恩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咸潮上溯期间的区域引水能力和蓄水能力,坚持珠江全流域一盘棋,建立梯级水库群与水网工程联合调度的技术体系,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加坚强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