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泉域保护治理成效明显
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 吉蕾蕾
泉水被称作“地下水的天然露头”。近年来,我国华北平原、汾渭谷地等不少地区,一度干涸、断流的泉眼又“活”了过来,潺潺的泉流,为大地增添生机,为江河注入清流。
在陕西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街子村南的药王泉池,清澈的泉水一股股地涌出。满脸喜悦的村支书胡国胜热情指点说:“这周围附近,还有油坊泉等三口泉水咕咕往外冒呢。”
“四口复涌的古泉位于温泉河街子村段。”齐村镇党委书记齐杲回忆,小时候这片区域流水潺潺、垂柳依依,泉眼众多、不歇奔涌。但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泉水干涸了。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成为富平经济发展的主要水源,地下水位下降,是温泉河古泉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平县水务局局长刘天奇说。
2000年以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为富平县提供农业灌溉用水,全县农业灌溉水源由以地下水为主转换为以地表水为主。
“监测数据显示,富平超采区地下水位从2015年的57.28米恢复至2024年41.80米,升幅15.48米。”渭南市水资源工作中心主任权医平介绍,富平超采区水位较治理前大幅回升,干涸近40年的温泉河泉眼重现涌流。
江河湖溪泉,水系相连,水流相通,是水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不久,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卧虎山水库一孔溢洪闸门开启,奔腾的水流顺势而下,汇入下游的玉符河中。
济南的地形南高北低。卧虎山水库位于南部山区三川汇流的玉符河河口,水库下游的玉符河是泉水补给区重点渗漏带,卧虎山水库承担着间接补给地下水的重任。
“现在正是春季枯水期,水库加大下泄水量到每天25万立方米,今年已向玉符河补水700万立方米。”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卧虎山水库服务处处长陈鹏介绍,自2002年实施生态补源以来,卧虎山水库已累计向玉符河补水5.2亿立方米,助力趵突泉等泉水持续喷涌21年。
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沙河上游,一道道堰坝或曲或直,横在河流中央,滞蓄着从西部山区流下的河水。
“2023年,在查明百泉泉域河流渗漏段地层结构、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启动沙河拦渗工程,选定在沙河强渗漏段修建11道滞蓄滚水堰,为百泉泉域补充地下水源,预计每年可为泉域补充地下水2000万立方米。”邢台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李绍铭介绍。
古泉复涌是我国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泉域治理保护的一个缩影。
北京断流多年的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实现复涌;2023年,汾渭谷地山西晋祠千年古泉30年来首次复流;1982年断流的河北邢台百泉,自2021年7月以来持续复涌,形成水域面积约790亩……多地泉眼出现复涌。
涌在地表,功在地下。水利部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显示,与2015年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结果相比,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本次地下水超采量较上一轮减少50.3亿立方米,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8.83万平方公里,减少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