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多地泉水复涌说明了什么?

【字体:      】     打印     2025-04-12 22:0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泉水被称作“地下水的天然露头”。近年来,人们欣喜地发现,在我国华北平原、汾渭谷地等不少地区,一度干涸、断流的泉眼又“活”了过来,潺潺的泉流,为大地增添生机,为江河注入清流,为生活带来欢乐。而这一切都源自一项持续多年的努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置换水源、严控超采,干涸多年的千年古泉复涌

  清明时节,冬麦新绿、嫩柳舒条。在陕西渭南市富平县齐村镇街子村南的药王泉池,清澈的泉水一股股地涌出。满脸喜悦的村支书胡国胜热情指点说:“这周围附近,还有油坊泉等三口泉水咕咕往外冒呢!”

  “四口复涌的古泉位于温泉河街子村段,”齐村镇49岁的党委书记齐杲回忆,小时候这片区域流水潺潺、垂柳依依,泉眼众多、不歇奔涌,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泉水干涸了。

  富平县地处陕西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0%。“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成为富平经济发展的主要水源,地下水位下降,是温泉河古泉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富平县水务局局长刘天奇说。

  2000年以来,东雷二期抽黄灌区为富平县提供农业灌溉用水,使得全县农业灌溉水源由以地下水为主转换为以地表水为主。近年来,富平县积极推进地下水超采区、超载区治理,全县严控新增取水许可,关停自备井,开展水源置换,提高中水利用,推广节约用水,地下水位逐年上升。

  “监测数据显示,富平超采区地下水位从2015年的57.28米恢复至2024年41.80米,升幅15.48米。”渭南市水资源工作中心主任权医平介绍,富平超采区水位较治理前大幅回升,干涸近40年的温泉河泉眼重现涌流。

  温泉河古泉复涌只是我国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泉域治理保护的一个缩影。北京断流多年的陈家庄泉等81处泉眼实现复涌;2023年,汾渭谷地山西晋祠千年古泉30年来首次复流;1982年断流的河北邢台百泉,自2021年7月以来持续复涌,形成水域面积约790亩……多地泉眼出现复涌。

  “晋祠千年古泉——难老泉于1994年断流后,山西省持续实施煤矿兼并重组、地下水关井压采、水源置换等工作,推动晋祠泉复流。”山西省水利厅水文水资源管理处处长张天锋介绍,2019年至2024年,山西省太原市共实施15项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工程,其中晋祠泉域内工程12项,地下水开采量由最高时期4.51亿立方米减少到2023年的1.978亿立方米,地下水在太原总供水量中的比例从83.5%下降到25.8%。

  经过努力,2023年,晋祠泉实现初步复流,截至今年3月26日,晋祠泉监测水位高于泉口出露高程1.22米,创复流以来新高。

  “涌在地表,功在地下。”近年来,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印发实施《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2023—2025年)》《“十四五”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瞄准华北地区及10个重点区域,精准施策,华北地区、汾渭谷地、黄淮地区泉水流量增大,泉水位上升、部分泉水复涌,泉域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近期公布的新一轮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成果显示,与2015年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划定结果相比,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总体下降,超采量、超采程度显著降低,本次地下水超采量较上一轮减少50.3亿立方米,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8.83万平方公里,减少51%。

  生态补水、配套法规,助力泉水持续喷涌

  4月2日上午,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南部山区的卧虎山水库一孔溢洪闸门开启,奔腾的水流顺势而下,汇入下游的玉符河中。

  济南的地形南高北低。卧虎山水库位于南部山区三川汇流的玉符河河口,水库下游的玉符河是泉水补给区重点渗漏带,卧虎山水库承担着间接补给地下水的重任。

  “现在正是春季枯水期,水库加大下泄水量到每天25万立方米,今年已向玉符河补水700万立方米。”济南市水利工程服务中心卧虎山水库服务处处长陈鹏介绍,自2002年实施生态补源以来,卧虎山水库已累计向玉符河补水5.2亿立方米,助力趵突泉等泉水持续喷涌21年。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济南因泉水闻名。但上世纪90年代,趵突泉、黑虎泉等济南名泉曾多次停喷,趵突泉最长停喷时间达926天。

  “影响泉水喷涌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降水,二是地下水开采。”济南市城乡水务局泉水保护处处长潘炳江说。为了让泉水早日“活”过来,济南市实施封井保泉、涵养水源、生态补源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泉水持续喷涌。

  在河北省邢台市大沙河上游,一道道堰坝或曲或直,横在河流中央,滞蓄着从西部山区流下的河水。“2023年,在查明百泉泉域河流渗漏段地层结构、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启动沙河拦渗工程,选定在沙河强渗漏段修建11道滞蓄滚水堰,为百泉泉域补充地下水源,预计每年可为泉域补充地下水2000万立方米。”邢台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李绍铭介绍。

  泉水的稳定喷涌需要法治护航。2005年9月,济南市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为泉水保护提供法律后盾。随着保泉工作不断深入和城市发展,济南市于2017年7月、2023年3月两次重修《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进一步落实泉水保护目标和部门职责。山西省也于2022年修订《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突出保护优先,明确泉域水资源“统筹规划、保护优先、集约利用、系统治理”的基本原则。

  2024年11月,邢台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邢台市百泉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草案)》,这是河北省就泉域保护的首次立法,下一步将报请河北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此次条例对泉域保护范围内分类制定差异化管控,建立泉域监测系统,实施泉坑岸线生态建设等内容,力争开创泉水保护利用管理的新局面。”邢台市水务局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路雷说。

  节水优先、科技赋能,长涌的泉水带来产业发展、文化振兴等多重红利

  轻点手机屏幕,电子水阀打开,喷灌杆开始匀速旋转给作物浇水……在富平县流曲镇流曲村,种粮大户田忠强正在使用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浇小麦地。“现在想啥时浇水就啥时浇水,不光省时、省水,还省钱。”田忠强感触颇深。

  在流曲村,田忠强流转了1400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2021年他开始安装喷灌设备,一年下来,一亩小麦可节水约200立方米。

  在富平农村,像田中强这样开展节水灌溉的场景并不少见。“我们在农业领域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配套建设智能计量设施,全县建成节水灌溉面积66.135万亩。”富平县水务局副局长杨响利说,特别是富平积极用好“第二水源”,鼓励企业利用再生水,运用中水为河道补水,2024年全县利用再生水656万立方米,利用率居陕西省前列。

  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节水是根本出路,也是护泉的长久之计。“我们坚持节水优先,把节水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济南市城乡水务局节水办副主任邬亮说,济南颁布实施《济南市节约用水条例》《济南市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规定》等多部地方性法规和配套制度,建设节水型企业、节水型高校、节水型社区等各类节水载体772个,实现全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全覆盖,城市供水的地下水地表水占比从8:2逐步变为2:8。

  进入新时代,科技创新为泉水保护增添了技术“羽翼”。“济南在趵突泉、白泉等泉域建成了213个地下水位监测点,形成比较全面的地下水水位监测体系,水位监测数据同步上传至济南智慧水务平台大数据中心,”潘炳江说,“可以远程分析、管理泉水保护数据。”

  针对总面积3843平方公里的百泉泉域,邢台市基于国产GIS(地理信息)技术,建成百泉泉域综合管理平台,搭建数据服务中心、预警报警、决策指挥等六大功能模块,实时掌握主要泉眼状态,实现对邢台市岩溶水的精准管控。

  泉水是资源,更是财富。富平街子村莲藕种植历史悠久,泉水莲藕“富平九眼莲”是地理标志品牌,胡国胜说:“古泉复涌,做大做强‘富平九眼莲’更有信心了!”徜徉在邢台百泉鸳水公园,波光粼粼、风景秀美,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宣传科科长陆倩动情地说:“通过泉水生态价值转化,建成百泉鸳水公园等地标项目,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全力打造邢台‘泉城’特色旅游休闲城市。”

  水脉即文脉,泉水滋养城市乡村,也孕育了一方文化。在趵突泉公园漱玉泉畔的易安旧居,专心吟读文化长廊上李清照诗词的游客,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晋祠难老泉复涌后,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下一步,山西省将综合谋划晋祠泉稳定复流、晋祠灌区恢复与水文化有关事宜,尽快启动智伯渠修复工程,高度融合并传承弘扬好山西泉域文化。

  ……

  “今年将继续完善地下水综合治理体系。”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完善地下水监测评价预警体系,加强泉水调查监测。持续开展华北地区等地下水超采治理,巩固拓展北京、河北等深层地下水人工回补试点成效。”

  从泉水复涌到稳定喷涌,泉域治理保护不仅为人民美好生活、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更有力佐证了我国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孟辉 王栋 记者 蒋菡)

作者:    责编: 菅贞贞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