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扛起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水利职责

【字体:      】     打印     2023-09-19 16:2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水利报评论员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自9月1日起正式施行,从国家立法层面加强青藏高原系统保护和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对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利部门要坚持系统观念,牢记“国之大者”,强化法治思维,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准绳,依法协同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为守护好青藏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贡献水利力量。

  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青藏高原横跨六省区,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然而其自然生态系统先天脆弱敏感,自我维持和修复能力差。尽管近年来经过不断修复,生态持续向好,但是受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例如,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沙化危害较大,冰川泥石流等次生灾害风险还在增加等。

  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以坚持生态保护第一为主线,聚焦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主要矛盾、特殊问题、突出特点,统筹生态安全布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强化生态风险防控,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态要素保护与修复、三江源等核心区域保护做出明确规定,为保护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良法善治,重在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涉及大江大河源头和重点湖泊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土流失、水文水资源等众多水利工作内容,各级水利部门务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认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贯彻落实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要牢固树立系统观念,加强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修复,共同保护青藏高原生态。要加大水土流失防治力度,建立健全江河、湖泊管理和保护制度,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考察与研究,科学开发、合理利用水资源,将良法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我们要扛起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水利职责,采取切实措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真正让雪山冰川、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焕发出更大的生机活力。

作者:    责编: 李霞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