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家乡河畔遇见幸福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近年来,随着幸福河湖建设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群众身边的家乡河发生美丽蝶变,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中国水周”期间,一场网络直播的宣介活动,让广大观众通过屏幕,深刻感受到家乡河、幸福河就是心中的“诗和远方”。
3月28日,“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宣介”活动在新华社“现场云”,中国水利报、中国青年报融媒集群的多个平台同步上线播出,面向海内外宣传推介水利部发布的24个2024年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活动邀请11条河流沿线群众倾情讲述他们守护家乡河、建设幸福河的故事。
百万网友通过微信、微博、App(应用程序)观看活动视频,为真挚动人的幸福河湖故事点赞,在全社会掀起参与幸福河湖建设的热潮。
基层河长讲述河流之治——
河长制推行让河流迎新生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特别强调。8年多来,河湖长制已在全国生根开花。如今,各级河长积极行动,聚力推动幸福河湖建设。
“西小河曾漂满油污、鱼虾难觅。河长制的推行,让她迎来了新生。”来自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的河长周丽丽说。她的责任河段西小河是中国大运河南端浙东运河的一部分。多年来,西小河已有3任河长接力治水,从搭建机制,到“清四乱”(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攻坚,再到幸福河湖建设,她们见证了河流从污到治的转变。
“看鱼群从绝迹到洄游,老街坊从抡棒到主动护河,这是最金贵的成绩单。”周丽丽现场深情讲述,“我们三任河长10年接力,磨破了嘴皮、跑细了腿,但很值得!”
同样见证家乡河蝶变新生的,还有来自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花溪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文珍,她是花溪河的村级河长。
谈起过去的花溪河,黄文珍站在台上眼泛泪光。20多年前,她组织参与了修河堤抵御洪水;21世纪初,她目睹过花溪河因周边地区养殖业、畜牧业的飞速发展而遭受污染;如今,她又参与并见证了花溪河清水复涌,生态复苏。
“每周五,我都会带领志愿者去巡河,组织船只打捞垃圾和漂浮物。有时候还和爱心人士一起去生态放流。”黄文珍自豪地说,“现在花溪河长年保持Ⅱ类水质。”
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镇党委副书记、但家庙河乡级河长黄思宇,讲述了但家庙河的蜕变与新生。
对于2016年的一场洪水,黄思宇至今仍历历在目。为了百姓安全,为了社会稳定,当地政府下决心治理但家庙河。加固堤坝,连通水系,改善河岸环境……系统施治下,但家庙河变了模样。
如今的但家庙河碧波荡漾,四季如画,游客络绎不绝,成为当地发展产业、解决就业的重要支撑。黄思宇对此深有感触:“但家庙河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看到了她的重生。她就像一位挚友,陪着我一路前行,让我更加坚定地为这片土地、为家乡的人民努力下去!”
河畔群众讲述护河故事——
向更多家乡人民发出爱河护水号召
在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河湖的实践中,“民间河长”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宣介活动上,多名护河志愿者、“民间河长”畅谈他们为保护家乡河、建设幸福河付出的努力。
“我们当兵时保家卫国,退役后也想为家乡做点事。”来自浙江省龙游县“龙游老兵护水护渔队”的林晓越,展示了一个巡河笔记本。笔记本里详细记录着“龙游老兵护水护渔队”的工作小结和灵山港的发展变化。
这支队伍由60多名退役军人组成,其中年纪最大的81岁,年纪最小的23岁。“这些年,作为‘民间河长’的我们,不仅在灵山港巡河护河,还走进民生议事堂,调解河湖管护中的矛盾纠纷。”林晓越坚定地说,“只要有水的地方,就有我们老兵的身影。”动人的讲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有网友留言:“向退伍军人致敬!”
来自重庆市永川区的龚雯是一名90后河长制社会监督员,有多年志愿者工作经验的她分享了护河心路历程。
在临江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部分群众对清理工作不理解。“我知道,改变需要时间和耐心。”龚雯说。
如今已加入护水队伍的张大姐,就是一名曾经拒绝配合开展相关工作的群众。张大姐是临江河畔农贸市场里的商户。龚雯一次次主动沟通,帮助她清理摊位前的垃圾。渐渐地,张大姐转变了态度。
“有一天,她主动找到我,向我了解临江河的事情。我告诉她,我们要把农贸市场的排水沟改造成管网,让污水不再直排河道。到时候市场环境好了,人越来越多,生意也会越来越好。从那以后,张大姐的态度越来越好,主动收拾起自己的摊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一个人,到一个团体,爱河护水的社会力量一步步壮大。“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肩负起关爱河湖、守护河湖的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年力量。”在护河队伍中,大学生群体的青春力量不可忽视。参加“青年眼中的家乡河·幸福河”主题采访的大学生们,在活动中讲述故事、发出倡议。
来自武汉大学的王颖菡现场讲述了“一杯奶茶与幸福河的故事”,参加这次活动让她收获颇丰。她说:“这不仅是一次宣传,更是一场深刻教育。听完这些故事,我明白了,每一泓碧水,都离不开我们普通人的参与和守护。”
江河一滴水,家国万里情。随着“幸福河湖故事号”启动上线,宣介活动圆满结束,而在家乡河畔遇见幸福的故事,将继续书写新的篇章。
参加现场讲述的黑龙江省铁力市融媒体中心新媒体部主任、河湖长制护河志愿者李玟琦说:“我将用更多直播镜头带观众走进巡河人的日常,向更多家乡人民发出爱河护水的号召。”
“我将继续守护好家乡河,与她共同走向人水和谐的美好明天。”湖北省淦河群众代表、咸宁市咸安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孟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