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春节期间各地水利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新的一年还将“上新”哪些水利工程?

【字体:      】     打印     2025-02-05 16:53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水利兴则百业兴。2024年,我国全面推动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工程项目46967个,完成水利建设投资达13529亿元、同比增长12.8%,创历史新高。

  冬修水利正当时,这个春节假期,各地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从数字孪生灌区到构建国家水网,在数字孪生技术等高科技助力下,新的一年还将“上新”哪些水利工程?又将发挥怎样的惠民利民作用?

  这个春节假期,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的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施工现场,多台机械设备轰鸣作响,工人们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基坑开挖等施工作业。马兰河倒虹吸施工现场负责人李超在工地仔细巡查安全设施和应急设备,确保机械正常运转。

  李超:马兰河倒虹吸是前坪水库灌区工程南干渠上的卡脖子工程,关系到2025年度汛,倒虹吸开挖底部与两岸隧洞口高差38.4米,工程与公路、电力线路等多个民生设施相交叉,涉及水利、电力等多个部门,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前坪水库灌区工程被列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及《河南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涉及洛阳、平顶山两市五县(市、区),承担着沿线农业灌溉与城镇供水的双重任务。前坪水库灌区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历从实介绍,从2024年主体工程开工以来,目前已完成马兰河一期导流、绕行道路、河床段基坑开挖等施工,工程关键节点已陆续开工。

  历从实:春节期间,我们紧盯时间节点,科学高效组织施工。同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安全监管,规范现场每一道施工工序,守牢质量与安全底线,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目标任务,全力冲刺蛇年新春“开门红”。

  连日来,在浙江宁波慈溪市重点水利工程——中心城区扩大北排工程施工现场,大塘河畔,挖掘机挥舞巨臂,发出阵阵轰鸣,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慈溪市中心城区扩大北排工程项目部负责人俞定辉介绍,在工程人民公园段施工现场,主要是进行河道整治和水闸建设。

  俞定辉:春节期间加班内容有浇混凝土、贴瓷砖、桥梁板预制等施工作业,我们对工人都是包吃包住,各项服务内容齐全,整个工程我们计划提前两三个月完成。

  据了解,慈溪市中心城区扩大北排工程总投资4.85亿元,自2024年3月底开工以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一半以上。慈溪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中心工程师毛连明表示,工程全面完工后,可以大幅提升中心城区的排涝能力。

  毛连明:一方面,我们通过清淤改善河网水环境,另一方面,通过改造新增两座桥梁以及提升绿化景观,进一步为周边市民提供生活休闲和纳凉的地方,提高城市的品位。

  这几天,在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工程8号检修交通洞工区,首台下线的超大直径硬岩掘进机“江汉先锋号”TBM在洞内紧张作业。预制管片厂内,机器臂有序运转,一环环管片新鲜出炉。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公司引江补汉工程建管二部副主任王克生介绍,今年春节假期,引江补汉工程建设整体上不停工,积极组织人力、设备等资源进行作业,持续推进工程建设。

  王克生:引江补汉工程8号检修交通洞工区,春节期间组织管理及操作人员约180人进行施工,“江汉先锋号”TBM施工正常进行,进行洞室围岩掘进、管片安装等作业。目前,引江补汉工程全线10台TBM已经实现6台下线,其中3台已成功始发掘进,TBM设备整体推进进程可以说是超出预期。

  引江补汉工程是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首个开工项目,当前,工程建设正在全面加速推进。王克生介绍,引江补汉工程预计总工期为9年,工程建成后,将连接南水北调工程与三峡工程两大“国之重器”,进一步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形成新的水网格局。

  王克生:引江补汉工程建成后,将大幅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并为引汉济渭工程实现远期调水规模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南北两利。2025年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钻爆法+TBM法”组合施工阶段,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将继续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工作,圆满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置身于引江补汉工程现场的数字孪生智能建造中心,大屏幕上实时呈现着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可以对隧洞掘进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预报预警,真正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局”。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工程信息应用处副处长、正高级工程师李磊介绍,一般来说,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技术难度大、参加队伍多等特点,利用数字孪生等科技能够提升建设效率、缩短建设周期、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生产,支撑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

  李磊:在施工建设阶段,一方面利用智能温控、智能灌浆、智能碾压等先进的施工技术手段,推动传统施工向智能化施工转变,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天空地水工”监测感知技术,比如说,通过“水利一号”等卫星从太空获取遥感信息,从空中无人机获取高精度视频信息,从水下和地面各类监测仪器获取水位流量信息以及工程的渗流量、压力等信息,点线面结合、全方位、多层次监测施工过程,及时发布风险预警,为确保人员安全、建设安全、工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水安全保障。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前期工作管理处处长李响表示,将及时解决项目立项审批和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建设一批发展急需、前期工作有基础、作用显著的流域防洪骨干工程、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灌区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

  李响: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指导督促地方加强项目建设管理,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施工组织,加快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一批在建工程实施进度,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促进工程尽早发挥效益。同时,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动新开工四川引大济岷、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福建上白石水利枢纽等一批重大工程,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提早谋划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在更高水平上保障我国水安全。

作者:    责编: 高博
扫一扫在手机端打开当前页面

访问量统计 | 排行榜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京ICP备1401055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版权所有  主办:水利部办公厅  承办:水利部信息中心

水利部总机:010-63202114  网站联系电话:010-63202558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二条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bm2000000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040号  投稿信箱:webmaster@mwr.gov.cn

 
      

水利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