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东深供水工程60年来累计对香港供水超300亿立方米 有力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记者刘梦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东深供水工程是党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水利部昨天(12日)介绍,60年来,东深供水工程累计对香港供水超过300亿立方米,有力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但淡水资源匮乏,人均可用本地水资源量仅33立方米,属于极度缺水地区。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为此,党中央决定兴建东深供水工程,1965年3月1日,东江水奔流入港,终结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
陈敏:60年来,先后4次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扩建改造,累计对港供水超300亿立方米,满足了香港约80%的用水需求,有力地确保了750多万香港同胞饮水安全,为香港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如今,东深供水工程已成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广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黄志坚介绍,通过科技赋能,进一步提高工程运行管护水平,确保对港供水的安全、稳定、高效。
黄志坚:建设东江水资源水量水质监控系统和数字孪生东深供水工程,建立覆盖“天、空、地、水、工”多模态、多维度感知体系,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防汛、供水、工程安全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建成至今,工程实现60年安全运行零事故。
2020年12月颁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水安全保障规划》,从流域层面、湾区层面、城市群和城镇层面等三个层面提出了水安全保障总体布局。陈敏表示,规划实施四年多来,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加快建设,西江、北江、东江“三江连通”供水网络不断完善,成功防御多次特大洪水和超强台风,大湾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稳定在100%。
陈敏:水利部将持续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全力构建更加完善、更加高效的大湾区水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对港供水保障能力,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