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史
辽河水利史
2022-08-10 14:59
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及河流整治的历史过程。
摘要
拼音 liaoheshuilishi
英文名称 history of the Liaohe River conservancy
所属学科 水利工程
目录
1 清代以前时期(1644年以前)
2 清代及中华民国前期(1644~1930)
2.1筑堤防洪
2.2农田水利
2.3水运
3伪满时期和国民党接收东北时期(1931~1948)
3.1筑堤防洪
3.2农田水利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
4.1治河防洪
4.2农田水利
4.3除涝工程
4.4治理水土流失
辽河古称辽水,是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大河,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四省区,在辽宁注入渤海。辽河有东、西二源,原主要支流有浑河(古名小辽水)、太子河等。流域内多为少数民族游牧地区,农事活动较少,水利事业活动少见记载,不连续的水旱灾害也少见文字。清代开始,水利活动渐多。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实行掠夺式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利事业才得到迅速发展。
1.清代以前时期(1644年以前)
辽统和二十七年(1009)和金大定元年(1161),有西辽河地区和太子河的大洪水记载,但很简略。辽河、浑河和太子河下游的水运可追溯到三国时期。孙吴发兵由海上航行,经辽河口循大辽河、太子河到达襄平(今辽阳),与公孙渊通好以牵制曹魏。金代,辽河干流从河口到开原通航,并在开原设仓贮粟,如果山东、河北荒歉,可漕运接济。元代,在辽东设七个水路交通站,并于辽阳等处设水运官员。明朝统治辽东后,驻守官兵的俸粮、布匹等均由山东、河北官仓海运至辽东,然后溯辽河分储开原、辽阳与广宁(今北镇满族自治县)等地,每年动用船只数千艘次。明代还在辽东修建了两处用于军事的水利工程。①路河。正统元年至三年(1436~1438),由广宁东制胜堡到海州(今海城)东昌堡,开挖路河,全长170 里,以接运由海上运入辽河下游三汊河附近布花堡卸下的布匹、棉花等货物。嘉靖四年(1525) 和四十二年(1563),曾两次疏浚路河,使河道断面达深一丈、宽二丈三尺。②永利闸。弘治十七年(1504),于盛京(今沈阳)西北约30里平罗堡南的蒲河上,建水闸一座,闸高一丈五尺、宽二丈五尺,用于沈阳附近的边防。嘉靖四十四年(1565),在原闸位置用条石重建,高宽不变,横过河身五丈二尺,两岸各砌码头一座。
2 .清代及中华民国前期(1644~1930)
2.1筑堤防洪
辽河干流下游筑堤始于清康熙( 1662 ~ 1722 )年间,记载不详。嘉庆( 1796 ~1820)年间,奉天将军松筠鉴于辽河沿岸居民频遭水患,奏请筑堤,"上下延袤二百余里",这是有明确记载的官修堤防。浑河、太子河下游"地势低洼,遇雨则涝",于道光(1821~1850)年间开始修堤,由下游到上游,逐渐延长,辽阳唐马寨附近堤段即筑于此时。当时有顺河堤、圈堤、护屯堤等三类,堤防高度一般在一丈至二丈之间。随着筑堤增多,出现了群众性的"坝会"组织,规定"群众按地均工,无地者不出工"。筑堤占地由坝会按地价收买,并规定春、秋两季对堤坝进行整修。
1917年大洪水后,东西辽河两岸开始筑堤,如1925年修筑西辽河通辽、开鲁、双辽城防堤,以及双辽以下沿河堤防。1930年洪水后,加大了修堤力度。到1932年,梨树全境有堤69千米,保护耕地1.34万公顷;怀德境内有堤42千米,保护耕地0.44万公顷。
2.2 农田水利
历史上流域内引水灌溉的记载很少。清初,农田水利活动都是自发和零星的。乾隆二十九年(1764),赤峰喀喇沁旗引锡伯河水浇地10公顷;道光五年(1825)赤峰一带士绅在老土城子引水修渠,长3.5千米,浇地10公顷。清末,流域内朝鲜族居民增多,普遍开始引水种稻。东辽河下游1912年始种水田,至1930年形成大榆树灌区,水田面积3220公顷。1921年西辽河、教来河沿岸的通辽、开鲁和科左中旗朝鲜族居民,择地引水种稻1.33万公顷。1900年前后,浑河上游、太子河上游和大辽河下游一些地方居民,引用当地水源种稻。1912年,奉天水利局成立,组织修建了引浑河水灌溉的新开河灌区。这是流域内最早较大的自流灌溉工程,渠道全长13千米,水田面积700公顷,至今仍为浑北灌区沿用。
2.3水运
清初,辽河干流仅通航营口到巨流河(开城)段。康熙二十二年(1683),为抵御沙俄对东北地区北部的侵略,实施了松、辽、黑水陆联运:由辽河溯流而上到东辽河,经陆运进入伊通河,顺松花江而下,再溯黑龙江达瑷珲,运送军需,每次动用船只数百艘。咸丰三年(1853)民间允许通航到铁岭以北。此后,辽河流域水运达鼎盛时期,1904年,辽河干流运输船只约两万艘,《奉天通志》称"大有掩江之势"。通航河段从营口到郑家屯700余千米,沿岸有大小码头50余处;太子河韩家店到三汊河段通航200千米,浑河长滩到三汊河段通航205千米。1905年,中东铁路建成通车,辽河上游水土流失,河道变迁淤积,辽河航运急剧衰落,到清宣统(1909~1911)年间,辽河船只只有3000余艘。1924年,为彻底改善辽河下游航运,从双台子河口以下20千米的二道河子起,南到大辽河下游的夹信子,开挖一条长26千米的运河新开河,并在双台子河上二道河子处建7孔拦河节制闸马克敦闸,以维持通航。由于整个工程缺乏全面规划,且受潮汐影响,航道淤塞。1930年以后,新开河商船已不能行驶,辽河干流航运从此一蹶不振。
3 .伪满时期和国民党接收东北时期(1931~1948)
3.1筑堤防洪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期间,为能够长期统治和紧急供应战时粮食,进行了一些水利活动和水利工程建设。设立了辽河理水调查处,对辽河干支流流域进行一些调查、勘察,并于1942年提出《辽河水系治水计划概要》。1937~1943年对辽、浑、太三河下游及其他主要支流进行堤防整修,计1000余千米。但均在原有民堤基础上,堤线没有改动,堤防断面单薄,防洪能力很低。在西辽河地区,清光绪二十年(1894),西拉木伦河大水,曾于河口附近左岸决口,分流洪水形成长200余千米的新开河,为两岸干旱的农田提供了水源。1940年为解决西辽河干流通辽、开鲁一带的稻田用水,日伪政府强行筑黑龙坝堵截新开河上口,新开河流通46年后断流。1945年汛前,日伪政府为阻止苏联红军进入东北,又强行扒开黑龙坝,决口洪水使新开河两岸2.7 万公顷农田遭灾。1947年辽北省民主政府组织人力堵复黑龙坝,大坝长1200米,筑顺水堤30余千米,1948年6月完工。
3.2农田水利
在东辽河地区,日伪政府修建东辽河干流滴答嘴子水库(即二龙山水库) 作为"紧急农地造成工程",于1943年底开工,坝高27.5米,总库容9.4亿立方米。同时开工的有水库下游的梨树、秦家屯和双山灌区的渠首和干渠工程,计划开发水田3.2万公顷。1945年完成大部分水库工程量。1946年国民党成立东辽河工程局,于1947年6月,基本上完成了水库的尾工,5月中旬蓄水灌田。辽河下游大辽河两岸,日伪政府以"改良土地""兴修水利"为口号,在右岸盘山地区,修建了荣兴、南满、新义、平安、天一等5座扬水站,垦水田1万公顷;在盘山以下设大友农场、高智农场,用水泵抽水灌溉;同时利用马克敦闸、新开河及田庄台扬水站,使灌溉能力达2万公顷。在大辽河左岸营口地区的大房身、赏军台等地,建电力扬水站以增加水田面积。
为开垦辽河干流和绕阳河之间的土地,1940年进行饶阳河下游改道工程,挖人工河道长15千米,将绕阳河水引入东沙河,在沈山铁路南绕阳河旧道一带洼地,建郑家平原水库,面积69平方千米,蓄水量9600万立方米。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 )
1949年8月,在沈阳成立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水利总局,负责领导东北区的水利建设。随后,辽河流域内的水文、勘测、设计和科学研究机构也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相继建立。
4.1治河防洪
20世纪50年代,辽河进入丰水期,接连发生大洪水,灾情很严重。所以水利建设以复堤堵口、修复水毁工程、全面整修堤防为主,同时展开防汛排涝等工作。1954年开始修建浑河大伙房水库,这是辽河流域第一座大型水库。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陆续修建了控制性的大型水库工程,西辽河地区有红山、他拉干和吐尔吉山等7座;辽河中下游有清河、柴河、蔘窝、观音阁等8座;60年代对二龙山水库进行扩建,增大库容近一倍,提高了调节能力;70年代将柳河上游的闹得海拦沙堰扩建为大型水库,使之可以承担防洪任务。截至1999年,辽河流域建成大型水库17座,控制流域面积占全流域面积的26%,总库容24亿立方米。
每次洪水后都对河道堤防进行治理整修,但不彻底,堤线和堤距不合理,河滩地上套堤、房屋、林木和过河公路引桥众多,设障严重,影响泄洪与防汛。从80年代中期开始,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实施后,流域内进行了河道堤防全面整治。1986~1990年,对辽河干流堤防整修筑堤近1000千米,完成土方1亿立方米,并彻底清障,恢复防洪能力。90年代,浑河、太子河、大辽河、西辽河干流和东辽河二龙山水库以下堤防,亦全面进行整修,同时大力整修大中城市的防洪堤。到20世纪末,全流域堤防总长约9000千米,主要堤防长5744千米。水库与堤防相配合,广大农田可防御20年一遇洪水,沈阳市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其余大中城市均可达相应的防洪标准。
辽河盘锦段堤防
2000年后,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发展,石佛寺、阎王鼻子、白石等一批流域控制性工程相继建成并发挥作用,重要防洪保护区、重点防洪城市堤防工程初具规模,形成了较完善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
4.2农田水利
西辽河地区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展了引洪淤灌工程,随着河道旁侧滞蓄洪区的修建、红山水库建成和70年代以后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河道两岸的灌区不断扩大和增加,相继建成二龙山水库以下的梨树等灌区,1978年在西拉木伦河下游建成辽河流域上游牧区最大的海日苏枢纽工程,牧草灌溉面积达到4万公顷。到80年代,流域内灌溉面积已达3万公顷。随着浑河谟家堡大闸的修建,辽、浑、太三河下游的浑沙、浑蒲、灯塔、盘锦、营口等大型灌区陆续建成。2000 年全流域有效灌溉面积199万公顷;万亩以上大中灌区160处,有效灌溉面积82万公顷。同时,流域内各省、自治区发动群众,开展科学研究,采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4.3除涝工程
流域内有易涝耕地120万公顷,占流域耕地面积的30%,其中约100 万公顷分布在辽、浑、太子河下游及河口附近,其余分布在东辽河下游和西辽河平原区。1949年时只有一些低标准的排水沟渠。50、60年代对涝区进行了初步治理,建设自排系统,修建田间沟洫畦田和平原河网;7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治理,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治涝标准由五年一遇提高到十年一遇;80年代,涝区进行全面配套建设,巩固治涝成果,已有70%左右的涝区达十年一遇标准。90年代后,流域内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引入竞争机制,开展了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辽宁省"大禹杯"、吉林省"天池杯"和内蒙古自治区"金龙杯"等竞赛;同时把大江大河综合治理、水毁工程修复、加快水土流失治理等工作都纳入竞赛,推动了各项水利工作。
4.4治理水土流失
辽河流域辽东和辽西山地,历史上曾是树木林草茂密的地区。清代中期以后,遭受战乱及无节制的乱砍滥伐,山区水土流失不断加重加剧,特别是辽河干流源头区和柳河、绕阳河流域。50年代初期在绕阳河上游山区修造谷坊工程,普遍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但边治理边破坏,见效不大。1982年柳河列入国家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地区。2000年后,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贯彻实施,采取综合措施和小流域治理来保护水土资源,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实效。全流域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万多公顷,占应治理面积的一半以上。
(来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作者: 谢永刚)